1.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政策文件>縣政府辦文件

        垣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4-10 18:49      來源: 垣曲縣人民政府      瀏覽次數:      【字體: 】      打印本頁

        信息索引號 YC04100/2023-00325 發布時間 2023-04-10
        發布機構 垣曲縣人民政府 文號 垣政辦發〔2023〕14號
        主題詞 綜合政務,環境保護 體裁 政辦發

        垣曲開發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对h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垣政辦發〔2020〕23號)同時廢止。

          垣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30日

         ?。ù思_發布)

        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健全垣曲縣輻射事故應對工作機制,科學有效應對輻射事故,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和危害,保護公眾和從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保護輻射環境安全,結合實際,編制本預案。

          1.2 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屬地為主、分級響應,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工作原則。

          1.3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演習工作的指導意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山西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運城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運城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垣曲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垣曲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中輻射事故主要指垣曲縣境內下列設施或活動的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質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意外的異常照射,或者造成環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

         ?。?)核技術利用;

         ?。?)放射性物品運輸;

         ?。?)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貯存和處置;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

         ?。?)各種自然災害引發的次生輻射事故。

          國內外航天器在垣曲縣行政區域內墜落造成的環境放射性污染事件,以及可能對垣曲縣環境造成輻射影響的縣域外核與輻射事故、事件的應對工作,參照本預案執行。

          1.5 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垣曲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分項預案,是運城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的一部分。

          1.6 輻射事故分級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輻射事故分級標準見附件4。

          2  指揮體系

          全縣輻射事故指揮體系由應急指揮部及辦公室、現場指揮部及應急工作組組成。應急指揮組織機構見附件1。

          2.1 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

          指揮長: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的副縣長

          副指揮長:縣政府辦公室協管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局長、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成員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大隊、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事發單位。

          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辦公室主任由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局長兼任。

          2.2 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

          發生一般輻射事故時,縣政府成立輻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現場指揮部)。

          指揮長: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的副縣長

          副指揮長:縣政府辦公室協管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局長、縣應急管理局局長、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事發單位負責人。

          現場指揮部及成員單位職責見附件3。

          現場指揮部下設應急綜合保障組、現場處置組、技術組、案件偵破組、醫療救護組、新聞報道組6個組。根據事故情況,指揮長可視情調整工作組、組成單位及職責,調集縣直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輻射事故處置工作。

          2.2.1應急綜合保障組

          組長: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

          職責:負責輻射事故處置的物資、裝備、經費、搶險救援等各類保障工作。

          2.2.2現場處置組

          組長: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公安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大隊、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事發單位。

          職責:負責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做好現場維護工作,根據情況臨時確定警戒范圍,疏散人員,展開初步現場調查,負責向縣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

          2.2.3技術組

          組長: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指揮部聘請的相關專家等。

          職責:為縣指揮部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對輻射事故進行分析與評估,對事故現場及周邊環境進行輻射監測并對輻射劑量進行估算,為縣指揮部辦公室制定應急響應措施提出建議,參加縣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組織的應急響應行動。必要時,邀請技術外援單位參與,對事故現場提出調查或處置方案。

          2.2.4案件偵破組

          組長:縣公安局分管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

          職責: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情況時,負責偵破追繳丟失、被盜放射源。

          2.2.5醫療救護組

          組長: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

          職責:負責輻射事故受照人員醫療救護工作。

          2.2.6 新聞報道組

          組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單位:縣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

          職責:按照縣指揮部提供的權威信息和授權,組織協調新聞媒體開展輻射事故應急處置的新聞報道,積極引導輿論。

          3  預警機制

          3.1 預警級別與信息發布

          3.1.1預警級別 

          根據輻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緊急程度和影響范圍,將預警級別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一級預警(紅色):可能發生或引發特別重大輻射事故;

          二級預警(橙色):可能發生或引發重大輻射事故;

          三級預警(黃色):可能發生或引發較大輻射事故;

          四級預警(藍色):可能發生或引發一般輻射事故。

          3.1.2預警信息發布

          一級、二級預警信息經省政府授權由省指揮部負責發布,同時向國務院及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報告;三級預警信息由運城市人民政府負責發布;四級預警信息由垣曲縣人民政府負責發布。

          3.2 預警行動

          進入預警狀態后,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指揮機構及有關部門根據預警級別及現場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趕赴現場,協調各方力量實施應急支援行動,提出現場應急行動原則要求。

         ?。?)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

         ?。?)指令各應急工作組進入應急狀態,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

         ?。?)針對突發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調集應急物資和設備,保障應急處置工作。

          3.3 預警級別調整和解除

          垣曲縣人民政府根據事態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適時調整預警級別。當判定輻射事故隱患已排除時,宣布預警解除。

          4  應急處置與救援

          4.1 信息報告與通報

          4.1.1信息報告程序

         ?。?)發現發生輻射事故時,事故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采取必要措施,并在1小時內以電話和書面形式向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和縣公安局報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輻射損傷照射的,還應同時向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報告。

         ?。?)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接到輻射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進行核實,對輻射事故的性質和類別做出初步判定,并按以下要求進行報告。

          初步判定為一般輻射事故的,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應當在2小時內向垣曲縣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相關部門報告。

          初步判定為較大輻射事故的,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應當在1小時內向垣曲縣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相關部門報告。

          初步判定為重大輻射事故、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的,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應當在1小時內向垣曲縣人民政府和運城市人民政府以及省、市兩級相關部門同時報告。

          緊急情況下,縣政府先通過電話口頭報告市政府,并在30分鐘內報送書面信息。

         ?。?)發生輻射事故時,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向垣曲縣生態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

          4.1.2報告方式與內容

          輻射事故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終結報告三類。初報在發現事故后立即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終結報告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即時上報。

         ?。?)初報可用電話直接報告,主要內容為發生輻射事故的原因、發生時間、地點、人員受害情況、事故潛在的危害程度等初步情況,電話報告后應盡快報送《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見附件5)。

         ?。?)續報采用書面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以及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見附件6)。

         ?。?)終結報告采用書面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事故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故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置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

          4.1.3跨區域的信息通報

          輻射事故已經或可能涉及相鄰縣級行政區域的,垣曲縣人民政府及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應當及時通報相鄰區域縣政府及其生態環境部門。接到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跨縣級行政區域輻射事故信息時,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及時通報相關區域生態環境部門,并向縣政府提出向相關區域縣級政府通報的建議。接到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跨市級、省級行政區域輻射事故信息時,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要及時上報縣政府及市生態環境局。

          4.2 先期處置

          輻射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垣曲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立即采取措施,組織處置,防止事故擴大。當事態超出處理能力時,報請上一級政府及相關部門。

          4.3 應急響應

          根據輻射事故的分級標準、嚴重程度和發展態勢,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級別由低到高分為三級、二級和一級等三個級別。輻射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h輻射事故響應條件及應急措施見附件2。

          輻射事故發生在易造成重大影響的地區或重要時段時,可適當提高響應級別。應急響應啟動后可視事故損失情況及其發展趨勢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足或響應過度。

          4.3.1三級響應

          初判發生一般輻射事故的,縣指揮部辦公室向指揮長報告,由指揮長啟動三級響應,同時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告。主要開展以下應對工作:

         ?。?)趕赴事發現場,根據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召集有關部門分析事故狀況,組織開展應對工作。

         ?。?)指導協調開展應急處置、應急監測、應急救援等工作。設置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

         ?。?)組織協調相關專業應急隊伍、物資、裝備等應急資源,為應急處置提供支援和支持。

         ?。?)統一組織事故信息發布、輿論引導。

         ?。?)視情向毗鄰和可能波及的其他縣政府通報情況。

         ?。?)必要時,縣指揮部負責向市指揮部及市生態環境局請求應急支援。

          4.3.2二級、一級響應

          初判發生較大、重大、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的,縣指揮部指揮長向市政府及市生態環境局報告,提出啟動二級、一級響應建議。二級、一級響應啟動后,縣指揮部主要開展以下應對工作:

         ?。?)立即赴事發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開展先期應對工作。

         ?。?)配合上級工作組開展應急處置有關工作,并及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配合上級部門開展事件調查、事件損害評估和善后處置等工作。

          4.4 應急措施

          輻射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單位應根據工作需要,組織采取以下措施。

          4.4.1現場處置

         ?。?)事發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輻射事故應急響應,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或切斷污染源。及時主動向現場處置組提供應急救援有關的基礎資料,供現場處置組制訂救援和處置方案時參考。

         ?。?)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責令停止導致或者可能導致輻射事故作業,組織控制事故現場。

         ?。?)事發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人員和隊伍趕赴事發現場,按照本預案和處置規程,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應對和緊急處置行動。同時,組織有關專家迅速對事故信息進行分析、評估,提出應急處置方案和建議。根據事故進展情況和形勢動態,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意見,對突發輻射事故的危害范圍、發展趨勢做出科學預測。全力控制事故態勢,嚴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故發生。

          4.4.2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輻射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現場處置組負責開展公眾的安全防護工作:

         ?、俑鶕椛涫鹿实男再|、特點,向縣政府提出公眾安全防護措施指導意見。

         ?、诟鶕掳l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情況,提出污染范圍控制建議,確定公眾疏散的方式,指導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

         ?、墼谑掳l地安全邊界之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鼙匾獣r,對易失控的放射源實施收貯。

          4.4.3醫學救援 

          對可能受到輻射損傷的人員,應當立即送至具備救治輻射損傷人員能力及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和治療,或者由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協調相關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人員赴事故現場,采取緊急醫學救援措施。

          4.4.4應急監測 

          技術組負責組織實施、協調指導事發地的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根據監測結果,確定污染范圍,提供監測數據,綜合分析輻射事故污染變化趨勢,并通過專家咨詢和討論的方式,預測并報告輻射事故的發展趨勢和污染物的變化情況,作為輻射事故應急決策的依據。

          必要時,請求市生態環境局、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提供應急監測技術支援。

          4.4.5信息發布

          縣指揮部負責發布一般輻射事故的信息,并做好輿論引導和輿情分析工作。發生跨縣的輻射事故時,應向鄰縣通報應急處置情況,同時上報市生態環境局,及時按要求和權限發布信息。

          4.5 響應終止

          對一般輻射事故,當具備下列條件時,由縣應急指揮部終止應急響應,并報市應急指揮機構。

         ?。?)環境放射性水平已降至國家規定的限值以內。

         ?。?)輻射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消除或可控。

         ?。?)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必要。

          對重大、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響應終止,應在接到省應急指揮部下達的終止指令,由市應急指揮部發布終止應急響應指令。對較大輻射事故響應終止,應在接到市應急指揮部下達的終止指令后,由縣應急指揮部發布終止應急響應指令。

          5  后期處置

          5.1 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對丟失、被盜放射源的輻射事故,從接到報案或者檢查發現之日起半年內,仍未追回放射源或仍未查清下落的,由負責立案偵查的公安機關做出階段報告,并提交給縣指揮部辦公室和市級輻射事故應急指揮機構。

         ?。?)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輻射事故,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在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指導下進行輻射污染場地清理、放射性廢物處理、后續的輻射環境監測、輻射污染環境恢復等。

          5.2 善后處置

          由縣鄉兩級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輻射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善后處置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受污染環境恢復等。

          5.3 總結與評估

         ?。?)縣指揮部指導有關部門及事故責任單位查出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縣級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組,評價應急期間所采取的行動并進行總結,1個月內將總結報告報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

         ?。?)根據實踐經驗,縣指揮部辦公室對本級預案進行評估,并及時修訂。

          6  保障措施

          輻射事故指揮體系各相關單位應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結合輻射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實際工作需要,做好保障工作,保證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工作的順利進行。

          6.1 資金保障

          提出項目支出預算報財政部門審批后執行,確保日常應急準備與響應期間的資金需要,監管和評估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

          6.2 物資裝備保障

          配置相應的技術裝備、安全防護用品和有關物資,保證應急設備和物資始終處于良好備用狀態,定期保養、檢驗和清點應急設備和物資。

          6.3 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應急指揮通信聯絡系統,確保指揮部和有關部門、各專業應急處置機構、技術組間的聯絡暢通。

          6.4 技術保障

          建立輻射事故預警系統,組建技術組,確保在啟動預警前、事故發生后相關專家能迅速到位,為指揮決策提供服務。建立輻射事故應急數據庫,建立健全輻射事故應急隊伍。

          6.5 應急能力保障

          6.5.1宣傳

          有關單位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本預案的宣傳。

          6.5.2培訓

          有關單位和各核技術利用單位要制訂落實輻射事故應急救援及管理人員日常培訓計劃,熟悉掌握應急預案基本內容,學習了解有關輻射基礎知識和防護技能,以及輻射事故應急的有關知識和輻射監測、危險區域劃定、人員疏散、人員救助和緊急處置等基本技能,提高業務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6.5.3演習

          有關單位、各核技術利用單位應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按照應急預案,組織不同類型的輻射事故應急演習(必要時,邀請技術外援單位參加),加強各部門間的協同應對能力,提高防范和處置輻射事故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原則上至少每5年組織一次綜合演習,每年組織不少于1次專項演習。

          7  附則

          7.1 預案管理、更新

          本預案由縣政府發布,原則上每5年修訂一次,有重大變化及時修訂。

          7.2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生態環境局垣曲分局負責解釋。

          7.3 預案解釋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文件:垣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垣曲縣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pdf

        91精品国产